@皇城根下刀笔吏:#2024 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再度下探# 结婚率下降很多,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。
因为结婚现在变成了严重的零和博弈。
我知道的一些真实案例是,男女双方恋爱谈了挺久,到了结婚论嫁阶段,谈崩了。女方要彩礼和房产加名,房子不是普通的小县城房子,挺贵的。男方父母觉得,加名也不是不可以,但能否等到结婚生孩子后,一切顺理成章。
但女方一定要求在结婚前,把名字加了。
男方父母担心,万一加了之后,孩子没生,过了两年又离了呢。
就这么扯来扯去,最后拜拜了。
真拜拜了,感情也扯没了,拜拜了。
我大概能猜出女方的心态,觉得万一生了孩子后,又不给加了,怎么办。结婚前要求加,可能是女方认为最佳的谈判时机。
现在大家都有钱了,或者家里多多少少有点钱,结婚便变得不再那么纯粹。这些在结婚前,便互相为了大额钱财扯来扯去的事情,估计拆散了很多原本想要结婚的情侣。
@皇城根下刀笔吏:讲一个观点哈,当离婚自由后,结婚的意义便开始大幅下降。
一项制度的生命力是否持久,核心在于,这项制度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、可预测性,以及是否能给制度下的各方带来安全感。
稳定性越高,可预测性越强,给各方带来的安全感越多的制度,则生命力越是持久。
反之,则生命力越是弱。
婚姻制度,我认为现在正好走向了反面。
在离婚自由思潮影响下,稳定性变得越来越差,可预测性变得越来越弱。离婚时财产分割的自由裁量,以及分割规则的变来变去,让这套制度下的各方,几乎很难有安全感。同时,通过婚姻制度掩盖或弱化家庭矛盾,比如将家庭内部打人说成是家暴,似乎有了弱化处理的倾向,没法给弱势方带来安全感。
还有,人际交往的极大便利,弱化了婚姻的专属性。
比如,可能存在的出轨,以及孩子不是男方的等,这些事情几乎无法通过婚姻制度进行有效防范。
还有比如,在个人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,很多年轻人不愿再承担因婚姻专属性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等。
所有这一切,以及其他我可能没提到的因素,都在不断降低婚姻制度的生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