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验了一下东莞郑远元专业修脚店

时间:2024-10-27作者:匿名墙分类:闲言碎语浏览:327评论:0

以前从来没有去修过脚,只是看租房附近的地方开了一家,每次晚上逛街回来都会有很多的人在里面。

我以为就是单独的按个脚什么洗个脚什么的,每个位置都做满了人,好几个技师在那里服务客户。

昨天吃完饭朋友说去修一下脚,带上我们一共三个人,就去了郑远元专业修脚店,他提前打电话给店长预约了3个人,这个店技师全部都是四川达州那边的。

到了之后里面好多人,没有技师,我和我一个朋友看到那么多人都不想进去了,另外一个朋友还是叫了我们进去。

这时候刚好有一个技师服务完上一个客户,就先给我开始上钟,上钟是70分钟,最开始是泡脚,然后给你按20分钟的按摩。

按摩完后就开始给你修脚,我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点脚气,糜烂了,脚底下也长了个水泡哈哈,修脚刮皮那些事情就不说了。

修完脚后给你来个盐欲,那个盐热热的放在脚上揉搓两下还挺舒服的,说是可以消炎杀菌的,的确还可以。

体验了一下东莞郑远元专业修脚店  第1张

然后坐我旁边的来了一个大人带了一个小孩子,那个小孩十多岁吧,他那个脚的指甲嵌入到肉里面去了,然后他就哭了,应该很痛吧

他爸妈就在旁边说痛也要忍着,不准哭什么之类的,嵌到肉里面的指甲给他修完就出血了,然后给他消毒一下包起来止血。

后来他老爸也开始修脚,结果他的那个也是一样的情况,也给他弄出血了,他老爸在旁边说是真的痛,钻心的痛,还好我的脚没有嵌入到肉里面去。

给那个小孩那样弄一下店长要收人家150元,他家长说没有那么贵吧,之前来给的是一次70,一次是100,经常来的店长你还收这么贵。

后来店长就收了100,他这个店呢生意挺火的,每天都做一两万的业绩,也经常让充卡啊什么的,后来我特意搜索了一下这个董事长:

以下文章来源于搜狐:

“人们都觉得捧着别人的脚,

即使能赚大钱,

也不愿意赚那个钱。”

作者:付玉梅

修脚能挣几个钱?

最近,这个街边“不起眼”的小生意惊呆了投资圈。一家叫“郑远元”的品牌创下这样的数据↓↓

拥有6520家连锁门店,生态产值达90亿,还计划开到10000家店……

体验了一下东莞郑远元专业修脚店  第2张

郑远元企业官网数据。

其规模之大,让网友送上“宇宙第一修脚帝国”的称号。

郑远元就是这个品牌的创办人。他来自陕西省紫阳县的一个小山村,为了生计,他换过许多工作,直到开起自己的修脚店。

如今,在全国30多个城市,通常是一家狭小的门店,带着“郑远元”三字的招牌出现在街巷之间。走进店里,一眼就能看到“修脚、肉刺、灰指甲”等字样。

靠着一把修脚刀,这个山村里的穷孩子就这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。

体验了一下东莞郑远元专业修脚店  第3张

不仅如此,他还带动了陕南山区4万多名群众致富,1万多贫困人口脱贫。在他的门店里,随处可见自己的老乡……

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”

“我不怕苦,但怕穷。”郑远元曾向外界坦言自己走出大山的动力:不想一直穷下去。

紫阳县的穷在陕西远近皆知,是当地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。1983年,他出生在这座县城一个偏远的山村里。

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上边还有一个哥哥、一个姐姐。小儿子的诞生并未给这个贫穷的家带来多少欢乐,反而让生活更加窘迫。

由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,他没读完初中就辍学了。

“父母守着两亩薄田务农,哥哥在煤矿打工受了伤,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。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技之长,能自己养活自己,不给家里添负担。”郑远元说。

14岁那年,他带着100元,离开家乡的土房,第一次走进县城,又第一次跨出省界,孤身一人到四川达州投靠姨父。

当时的他并没有太多志向,便跟着姨父学起了中医修脚。在学手艺之余,他还得琢磨怎么填饱肚子。

体验了一下东莞郑远元专业修脚店  第4张

于是,他开始去餐馆洗碗打杂维持生计,曾一度当上月薪2000元的厨师长。其间,他还学过杂技,考上了四川省文化艺术杂技团,但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。

他每天忙得连轴转,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五年。2002年,他学成出师,想着终于能换个活法儿,去足浴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。

他满怀期待地来到与达州相邻的陕西汉中,却被现实泼上一盆盆冷水。

被拒、被拒、还是被拒,他找不到任何一份工作,身上的钱又几乎花个精光,连饭都没得吃。那时的他还不到20岁,在举目无亲的异乡,陷入迷茫之中。

无奈之下,他只能跑去汽车运输公司门口摆起修脚地摊,“能挣一笔是一笔”。

“修脚一次3元,一天就挣了120块钱。”这是他创业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
在摆了两年多地摊后,他攒了不少钱,每月收入也从几百到了数千元。“那些钱都是捧着别人的脚丫子一元一元赚来的。”

不过,露天的修脚摊,要忍受日晒风吹不说,还面临着随时会被人赶走的风险。他有时也会想,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?

回老家招工

转折发生在2005年初的一天。

一位老人在他的摊位上修完脚之后,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不错,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,摆地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应该开个正规的店,才能有更大的发展。

一语点醒梦中人。郑远元听完后觉得很有道理,马上着手操办起来。他拿出全部积蓄,租房子、办执照,最终选中了个30多平米的店面。

为什么以自己的名字给店铺命名?理由很简单,因为他不会取名。

当年年底,第一家“郑远元修脚店”就开张了,而且价格便宜、服务周到,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
但是,郑远元很快遇到了新的难题。来的客人多了,他却压根招不到员工。

体验了一下东莞郑远元专业修脚店  第5张

“因为观念的原因,人们都觉得捧着别人的脚,即使能赚大钱,也不愿意赚那个钱。”

在这时,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亲朋。修脚这门手艺,上手快、成本低,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乡们来说,或许是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。至少在他看来,会比自己在城市招工要容易些。

没想到的是,当他回到老家紫阳县后,却听到了更“难听”的话。有人直言,“一辈子吃不上饭,也不干修脚这种工作”。

不过,此时的郑远元已经经历了打工、摆摊、创业等考验,心智早就不再像过去般浮躁懵懂。

他没有放弃,冷静下来,先是说服了自己的家人,让姐姐和嫂子成为他的第一批员工。

他知道,要想让老家的人过来,就要给他们挣钱的保障。于是,他又想到了和当地政府合作,创办免费培训基地,并提供技术和资金帮助老乡开店创业。

这下,越来越多乡亲开始相信这个修脚的小伙子,跟着他离开家乡。

2006年底,十几家郑远元修脚店便在陕西汉中、安康、四川达州等地落户。老乡们挣到了实实在在的一笔笔钱。

而面对这些老乡,郑远元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老板姿态。每隔一段时间,他就会和员工一起打扫卫生,甚至擦洗员工宿舍厕所。

于是,老家人一传十、十传百,让郑远元在当地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声。

“一人修脚,全家脱贫”

久而久之,修脚不再被当地人视为“低贱”的行当,反而成了一个热门工作。

紫阳县政府官网信息显示,截至2019年7月,该县在外从事修脚行业的人数超过4万人,全国每3个修脚师中就有一个来自紫阳县。

许多家庭的生活被“修脚”改变,数万人由此脱贫。当地的一个村支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么描述:“一人修脚,全家脱贫。”

郑远元的修脚事业也在这十余年中不断发展壮大。

“都说搞创新才能求发展,但都一股脑地跑去搞金融、搞技术、搞互联网也不行,那毕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能去搞的,我们这些农村娃儿的创业路,或许应该更接地气些。”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。

一口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,就是他最明显的“农村娃”标识之一。除此之外,他始终保持着自己身上的“土味”,并将其运用至店铺经营中,无论是装潢、价格还是服务,都坚持“亲民”路线。

在挣着钱后,出师的老乡们也想开新店,自己当老板,他也欣然接受。于是,他逐渐摸索出连锁加盟的模式。

2007年,郑远元专业修脚连锁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。24岁的郑远元正式从一个修脚工,变成了一个小企业家。

随着品牌越做越响,他们还发展出一整套修脚服务产业链,如修脚工具、药品、脚部护理美容产品等。

有媒体梳理过郑远元的获利来源:每发展一家店,郑远元都能获得加盟费,加盟店还需要向郑远元公司采购脚病修护产品。同时,郑远元还成立了一家服装厂,生产修脚店员工工服,向加盟店销售。

与此同时,郑远元始终保持着与紫阳县的密切合作。

2014年,紫阳县政府牵头开办了修脚足浴技能培训班,希望打造一套产业扶贫模式。相关费用均由政府承担或补贴,包括近年来远元集团提供的授课技师工资。

这无疑是一项双赢的举措。从这一年开始,郑远元迅猛扩张。门店数量由2013年的450家增加到2015年的748家。

这也让郑远元很快走在了足部健康行业的前列。2016年,远元集团营收13.8亿元,到了2019年,达到76亿元。

这个“农村娃”不止一次提及,自己没想过会挣那么多钱,带动老乡们一起脱贫致富,才是创业后最高兴的事。

2017年,他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。公示材料中写到:“积极利用技能扶贫、授人以渔,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、拥有梦想、摆脱贫困。”

只是,在经历了多年快速扩张之后,他的集团也暗藏隐患。

2020年9月,裁判文书网刊登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,湖南双峰县人王坤在湖南娄底市一家郑远元修脚店修治甲沟炎时,因修脚师治疗不当,致使伤情恶化。

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,认为郑远元修脚店不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对患有甲沟炎的顾客进行动刀和用药等诊疗行为违反相关法律规定。

这样的案例在业内并不少见,郑远元也不可避免地需要直面相应的质疑。

对这个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创业青年来说,自己的路始于“脚”下,需要一步步走。

他的第一步已经实现了“逆袭”。过去在很多人看来,修脚工是个又脏又累,还丢面子的活,但他让人们改观,意识到职业不分高低贵贱,能凭着自己的劳动赚钱就值得被尊敬。也正因为改观,一个个老乡找到了脱贫的路子。

而下一步,则需要走得更加踏实平稳。面对着“万店”的目标,面对着加盟模式下的隐患与乱象,面对着像他当年一样穷苦失意的打工人殷切的期待,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。

“明天是什么样子,我不知道,但今天我得努力把它过好。”这是郑远元经常给员工说的一句话。他说,认准了一件事,就努力把它干好,这样就算不成功,也不留遗憾。

部分资料来源: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南方周末

总监制: 吕 鸿

监 制: 张建魁

主 编: 许陈静

编 审: 苏 睿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